Quintus

个人站

人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是功成名就那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敢迈向意志的那天。


法国游记之二

目录

前言

聊聊法国的人文氛围,短短月余,勉强算作管中窥豹

人文氛围之博物馆与民众

巴黎景点之密集、展馆藏品之精美,可以说是刷新了我的理解。谈谈最让我震撼的两个点:

第一,先贤祠周围的道路和建筑基本维持在19世纪的原貌,置身其中仿佛漫步在当年欧洲主宰世界的时代。不得不感概法国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华丽,难怪拿破仑如此钟爱这种风格。几何元素的运用(穹顶、圆柱、矩形门头雕刻板)体现秩序,装饰上的神采奕奕的人物雕刻(仿罗马时代的)又展现了自由,深得我心。先贤祠内部一楼描绘了某个圣女(名字忘了)劝退阿提拉进攻巴黎的场景,颇有当年教皇利奥劝退阿提拉进攻罗马的感觉,只不过这种融合了基督教背景的故事在我看来有点像空城计一样解释不通。双方实力如此之不对等,劫掠城市对匈人来说是一笔只赚不亏的买卖,为何不做呢?仅仅因为宗教领袖或者是某个少女的劝诫就能改变一个军事领袖的决策,让我捉摸不透。

第二,吉美博物馆内东亚艺术品的馆藏打破了我对于博物馆中国藏品数量质量的想象。保守估计展出的中国瓷器就超过数千件,且不乏极品珍品,个人估计至少两倍于号称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的南京博物院。而且其对于东南亚和西藏艺术品的收藏也十分丰富,这一点在中国内地的博物馆尤弱,我记得四川也包括了部分藏区,但是四川省博物馆完全没有相关的收藏。估计西藏地区的博物馆应该会好一点,但我觉得还是难以与吉美匹敌。有时候也不得不感慨,这些珍品在千里之外的异国,作为中国人,自然些许的不是滋味,但转念一想,这些东西放在大陆怕是也难逃文革的毁坏和权贵的巧取豪夺,留在老牌的法治国家也是这些艺术品的一个不差的归宿。说到这我想起中外博物馆展品来源差别之大,以吉美为例,此馆藏品大多来源于20世纪初的法国收藏家或是富商,中国博物馆藏品大多来源于考古发掘,甚少看到捐助(除了上海博物馆有不少澳门何氏家族捐赠)。究竟是因为法国上层阶级比中国上层阶级更有社会责任感还是1978以后的第一代中国上层富裕阶级尚未进入离世的高峰期(很多收藏家死后才捐出私藏)?这个问题在30年之后可能就会得到答复。

说完了物,下面我想谈谈人。

法国人性情总体上比中国人更有特点,这一点符合我对于西方人的预期。在我的印象中,来法至今最可爱的场景有两个:一是在Auchan超市购物时一个特别热情的大姐,首先是在结账机器遇到问题后帮我处理,这算是常规操作,但是在我离开的时候她非常热情的和我告别,说了好几句话,让我对法国人的印象大大提升。二是在里昂旅游时走在路上,一个在路上飞驰的外卖小哥在路上朝我喊你好,那一刻真的有点妙趣横生的感觉,我在路上一般摆臭脸以防偷抢,当时都忍不住笑了。在吃饭时,很多服务员也很热情有礼貌,超过了我的想象,有时经常在我吃到中途的时候询问吃的如何,而且迎来送往的称呼也非常到位。话说回来了,一顿100多乃至200多RMB的饭,服务员热情点也属于理所应当吧?在称呼上,尤其是敬语Monsieur的使用让我有点不适应,在国内先生、女士的称呼大多停留在书面上,日常店家往往以帅哥美女相称,不知这是因为市井文化的发达还是中国人礼仪上的丢失?当然也有不开心的时候,比如在里昂被黑人街溜子吼叫,在博物馆买票时个别售票员态度明显比对白人冷淡很多。第二点有待商榷,因为这有可能是种族歧视,也有可能仅仅是因为对外国人的陌生感引起,就好比我初接触白人和黑人也不习惯用国内的礼仪对待他们。

下面聊聊上课时遇到的那些非法国学生。第一次上课时组队的是两个黑人女生,一个好像是加拿大人,一个是东非英国的一个殖民地国家。加拿大人就是有点典型的独立型个人主义+女性主义的北美左派女生形象,非常干练,喜欢独来独往,教授提到不婚不育时觉得非常cool。另外一个比较老实,有国内女生的形象。另外两个让我大开眼界的就是波兰人和意大利人。这两位都是女生,在小组作业发生了不愉快,波兰人算是不错的,效率很高,而且其情绪控制能力之强超过了我的想象(我认为强于我接触的大多数中国女生),在意大利人阴阳怪气和撒泼时阵脚完全不乱,始终保持任务层面的沟通,真的让我很佩服。和这种女生当哥们应该是很爽的,不会加戏,沟通也不错。意大利人则有点像北美的mean+drama女生形象,她能力确实很强,这一点不得不服气,ppt做的跟艺术品一样,就是太过于demanding,和她共事压力实在太大。不过她对我还算不错,帮我改ppt,上课有时候还想跟我眉来眼去,我知道她在想什么,说实话,只要我想,绝对可以搞出点故事,但是她的性格实在让我有点招架不住,况且出轨这事,目前我的道德底线还不允许,但未来我就不知道了。本质上男人还是好色的动物,意大利人的硬件软件我都get不到,说一千道一万,拿这些事情拷问良心确实很没意思,不提也罢。

总体而言,白人黑人黄种人的性格在我看来还是有所差距,黄种人的方差最小,黑人其次,白人最大。尤其是那两个波兰人和意大利人,真的是非常impressive。不过她们的性格也完全可以用文化作出解释,所以也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