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台湾问题是华语世界乃至全球关注的地缘热点之一,不夸张的说,如果大陆政府选择发动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由头就可能因此而起。有趣的是,基于中国面临潜在衰退的现状,互联网形成了两方观点:
- 1.大陆政府选择发动战争以转移矛盾、提升名望。
- 2.大陆政府由于实力衰退更加畏惧战争风险,因而选择放弃攻台。
我的分析与判断
我支持第二种观点。
原因
-
第一种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将选举政治的逻辑带入到中国的现实,事实是中国政府在重大政治决策前在乎所谓的民意吗?就算大陆和台湾不能统一,这顶多是激发部分民众的不满情绪而已,以中国社会的运行逻辑而言,几乎没有傻子是因为这种事去挑战政府,所以所谓的不能统一只是危害到执政党的合法性而已。在49年之后危害合法性的事情还少吗?归根究底,我认为就算经济恶化到了社会矛盾尖锐的地步,只凭借国家机器维稳即可(80、90年代经济同样恶化但最终控制住了社会动乱),根本不需要冒着被全面制裁的风险去消灭岛上的政权。发动战争只会让推动战争的原因更加恶化,民族情绪能当饭吃吗?我认为无论哪里的民众在这个问题上还是很现实的。
-
中国之政,在我看来缺乏恒心、灵活性和一致的政策目标。21年中国经济热火朝天,西方受困于疫情萎靡不振时,中国外交何等之倨傲,引起了多次风波,而在23年后中国出现了明显的软化,前后对比之强烈令人忍俊不禁。这种大起大落式的态度只会让人觉得顺风时盲动、逆风时夹着尾巴做人。或许有人说,看,这就是所谓的灵活性,但是真正的灵活性不在于调转船头的角度有多大,而在于调转船头之角度和频率的灵活多变。因此,在实力进入瓶颈期时,上层更倾向于比理应的保守程度更保守。
-
聚焦到中国文化和历史上,中国王朝在实力衰退时无一例外会采取战略收缩的政策,这一点和俄乌战争的逻辑迥然不同。我之所以举历史来说明,是因为中国历史和政治往往是分不开的,历代中国领导人(包括普通人)接受的政治底层逻辑是来自于历史和现实,而所谓的某某思想和某某主义能扮演多大的角色,令人存疑。举例来说,随便找一个人出来,让他分析权力或者外交斗争时,用三国故事或者是九子夺嫡比拟的适配性一定是高于所谓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斗争的,这一点在分析国内问题时更加明显。